给多少生育补贴,你才愿意生孩子?
7月28日,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了《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》,自2025年1月1日起,对三周岁以下的孩童每人每年补助3600元,直至年满三周岁。
以此标准计算的话,一个孩子的生育补贴约在一万元出头,这显然与公众和学界的期望相差甚远,以凤凰网一项超8万人参与的投票互动显示,50%以上的参与者认为当每年生育补贴超过1万元时才肯生孩子,而如今每年的3600元,仅达期望线的1/3。
学界方面,2022年,经济学家任泽平曾发文建议央行多印两万亿,用10年时间多生5000万孩子,以此为计算的话,现行标准仅达期望线的1/10
根据育蜗人口研究院发布的,0-2周岁的婴儿养育成本约在6.4万元,而一个孩子全养育周期0-17岁的成本,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8.5万元,这也难怪育儿补贴出台后,有网友辣评给你五元代金券你愿意买法拉利吗?
不过,本轮政策的出发点很多朋友估计应该搞错了,这每年3600元的补贴与其说是发给育儿家庭,不如说是发给已经接近崩溃的婚育产业链的。
只讲你听得懂的商业故事,大家好,我是咨云君。
01
每年3600块,对有生育意愿的家庭来说是一笔意外之财,对正在考虑生育的家庭而言,这笔薄财很难成为决策中的关键因素,而没有生育意愿的家庭,就更不用说了。
事实上,直接对生育行为进行补贴和支持,早已在实践经验中被证明是很难对生育率有直接提振作用的。
以日本为例,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,日本就通过发放育儿补贴、延长育儿假等等举措试图提振生育率,东京市甚至还以官方的身份下场推出dating app,试图推动适龄男女结合婚育,但2024年日本新生儿数量和总和生育率,仍然创下历史新低。
国内层面,早在本轮全国性生育补贴出台前,全国各地已有超过30个省市出台了地方性的生育补贴政策,比如2021年7月,四川攀枝花对二孩、三孩家庭就进行了约1.8万元/每人的补贴政策;2025年3月,内蒙古宣布对养育三胎及以上子女的家庭补贴至高10万元。
但结果依旧不太理想,以2021年率先进行补贴的攀枝花为例,其2021-2023年期间,出生率分别为6.95‰、6.27‰、6.81‰,从整体来看还是呈现出了下降趋势。
既然补贴对生育率的刺激不大,那本轮政策的出台到底是为什么?
我的观点是,这3600块大概率是奔着救产业去的。
2016-2025年期间,中国出生人口数由1883万锐减至954万人,十年时间,50%的降幅,直接导致了相关产业市场走向崩盘。
以新生儿业务关联度最高的妇幼产业来看,2023年末,河南汝州市妇幼保健院被爆接近破产的新闻曾引起舆论关注,从官方披露的收支预算表来看,破产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新生儿下降所带来的经营性困境,其年度收入全部依靠财政拨款,事业收入为零。
汝州妇幼保健院经营危机的背后,是全国范围内产科关停潮的一场延续。
2020-2022年期间,全国妇产医院数量由807家锐减至762家,每年关停的产科医院超过20家,而2023年末,正是全国产科数量关停最多的一段时间,上海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教授段涛曾在网上公开发言:再不救产科,就真要塌房了。
这轮浪潮,最终以国家卫健委下场,要求机构不得随意关停产科而收场。
上层的妇幼医院暂时还能依靠财政划转支撑,而主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月子中心,却已经彻底撑不住了,根据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,2025年仅第一季度,破产倒闭的月子中心数量就超过了67家。
根据从业者预测,2025年或将成为行业最艰难的一年,预计60%以上的月子中心将走向倒闭。
除妇产机构以外,新生儿影响的另一大产业就是幼儿园,2021-2024年期间,全国幼儿园在校生数由峰值时的4627万人锐减至3583万人,受此影响,全国幼儿园数量由2021年的29.48万所锐减2025年的25.33万所,平均每年约有超过1.3万所的幼儿园关停。
这里面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,关停的幼儿园主要是以民营为主,在生源减少和运营成本的双重压力下,民营资本已经有了从幼教市场抽身而退的迹象了。
3600块不足以让人们决定生下一个小孩,但却足以支持无数与之相关的妇幼产业链挺过本轮寒冬,根据中泰产业研究所的分析,本轮全国性补贴每年发放的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。
对相关产业而言,这笔直接到账,发放精准的千亿资金,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营收疲软的困境。
02
别觉得这种说法可笑,中国社会低婚育的现状,已经在实施上撂倒了不少产业企业了。
除了生育以外,近两年的结婚人数也呈现出了逐年走低的趋势,2024年,全国仅有610.6万对夫妻登记结婚,同比下降20%,创下近40年来新低。
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婚纱照,全国婚纱旅拍巨头铂爵旅拍最近就传出了拖欠员工薪资、失联跑路的报道,尽管公司层面随后发布公告否认跑路,但同时也承认了婚纱旅拍业务存在运营困难的局面,正在对相关业务线进行缩减。
作为昔日巨头,铂爵旅拍巅峰时期年营收接近12亿元,其婚纱旅拍业务年单量更是逼近10万,消费者想要拍摄需提前3-6个月的时间预约排队,对比如今公告中7月11日-10月31日为婚纱旅拍业务淡季假的说辞,可谓是两个极端。
除了婚纱,酒店业务,尤其是主要以婚嫁宴请为主业的大酒店也活不下去了。
今年3月,包括广州东江海鲜、大豪点、香港富临皇宫五月花店等酒楼先后宣布撤店结业,这些酒楼中有的经营时间超过三十年、有的以前定婚宴要提前一年排队,但却都不约而同的在今年年初倒下。
他们的经营状况具体如何我们不得而知,但有着宴会第一股之称的同庆楼在2024年财报中,录得了净利润1亿元,同比下降67%的成绩,对于这个业绩,同庆楼给出的解释是:2024年受民间无春年习俗影响,婚姻需求下降较多。
在大酒楼批量倒闭的同一时间,2025年3月3日,国民糖果品牌徐福记宣布与雀巢集团达成协议,向其出售公司40%的股权,加上2011年出售给雀巢的60%股权,这次交易达成后,徐福记背后的徐氏家族彻底从中国市场抽身。
我在3月份的时候关注过这场交易,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年轻人不结婚让徐氏彻底破防,起了退场的念头。
2015年,徐福记以重金押注喜糖市场,试图打造国内喜糖第一品牌,到2024年,其喜糖品牌已成为国内高端喜糖销量和地位的双料第一。
但从结婚数据来看,国内的喜糖市场此时距离巅峰时期的2016年,已然腰斩过半。
从产科月子中心到喜糖和酒楼市场,一场庞大的洪流正在重塑与结婚和生育相关的产业市场,其影响范围之深、波及人数之广,恐怕远超绝大多数人的预料。
这次的全国性生育补贴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多年以来,国内首个投资于“人”的财政转移支付项目,在分配话题日益得到关注的今天,其背后暗藏的信号,实际上比政策本身更耐人寻味。
上一篇:年轻人不和亲戚来往正常吗?
下一篇:没有了